注册日期:2019.03.29
注释
青叶神社是供奉仙台藩第一代藩主(1567-1636)的神社。神社的建造始于 1873 年,当时主要是前封建领主的公民向宫城县提出请求。正殿处处装饰,营造出尊贵的氛围。包括本殿在内的六栋建筑被指定为国家有形登录文化财产。作为在这个时代建造的神社建筑,它拥有可贵的建筑美感。
open
解说
青叶神社是祭祀仙台藩初代藩主伊达政宗(公元1567年~1636年)的神社。 伊达政宗以仙台城为中心建立起繁华的城下町,巩固新兴的伊达文化的基础。公元1873年以旧士族为中心的市民向宫城县请愿修建了神社。当时也是在全国范围内盛行为各藩祖先修建祭祀神社的时代。 在北山里聚集了许多与伊达家有着渊源的禅寺,故而模仿京都和镰仓被称为“北山五山”。 主殿・参拜殿等落成于明治7年(公元1874年)11月。虽然于明治9年(公元1876年)被北山一带的大火焚毁,但于次年又被修复。此后自大正11年(公元1922年)开始改造工程,直到昭和2年(公元1927年)完成了如今所有的建筑物。 虽然青叶神社的例行祭祀——青叶祭一度中断,但在伊达政宗逝世后350年的昭和60年(公元1985年),作为市民的祭祀活动再次恢复,由于伊达政宗的忌日为5月24日,故每年5月街上都会有豪华的山车巡行、雀舞以及热闹非凡的花灯游行。
主殿是供奉神灵的神圣建筑物。竣工于大正13年(公元1924年)。
主殿是一种采用“流造”建筑规格的神社建筑。
因规模较大且横向较宽而被称为“三间社流造”。
其前方的屋顶以修长的曲线形态向外沿伸,进而形成了被称为“向拜”(用于庇护参拜者的空间)的结构。
屋顶使用有着良好防火性能和耐久度的铜板来拼接覆盖。
柱子的上部凸出的木鼻呈现几何图样,柱与柱之间的屋檐下方的蟇股(为了分散重量、支撑,设置于横梁的物件。 因其外观像虾蟆的胯部,所以被称为“蟇股(虾蟆股)”。)还绘有唐草图样等,巧妙地运用了这些传统设计营造出了高级的氛围。
参拜殿是供参拜者礼拜的建筑物。
青叶神社的参拜殿建于昭和2年(公元1927年),位于参道尽头,是神社内的核心建筑物。
屋顶是入母屋造(歇山顶)样式的铜皮屋面,正面还有设有“向拜”。
所谓的向拜,就是为了庇护参拜者而在屋顶所延伸的空间。
内部有一间榻榻米房间,天花板采用了由细长的方木按格子状拼接而成的高级方格天花板。这是一种不使用钉子,而用细长的方木拼接出正方形的格子,然后在其上安装木板的工法。
四周环绕着带栏杆的廊台。
主殿前的中门和背面的祝词舍,是于本殿建好后的昭和2年(公元1927年)所建。
中门除了中央2根主柱以外,在主柱前后还各有2根支柱,一共4根柱子支撑的四脚门。
另外,犹如展开倒放的书本呈山形状的屋顶,是一种被称为切妻造(悬山顶)的规格。
此外还覆盖了由铜制的薄板所拼接成的铜皮屋面。
祝词舍是吟诵神明,以及神职人员朗读祝词的场所。屋顶和中门同为切妻造(悬山顶)铜皮屋面。
是一种呈现有柱无墙,被称为吹放式的开放空间。
透屏围绕着安放神明的主殿,有着隔离世俗的功能。
由于可以看见里面的事物,因此称为透屏(透明屏风之意)。
只有部分人能够进入屏风内侧,其他人只能透过屏风来观看里面的事物。
此屏建于昭和2年(公元1927年),并搭配了窗框上按照一定空隙嵌入细长方木的连子窗,由此可以隐约地看见主殿。
将轻量且结实的铜板拼接来覆盖屋顶,形成铜皮屋面。
使用砖块砌筑基础,整体建筑让人能够深刻感受到建成时代的风情。
虽然设计朴素,但是采用了高品质的材料和技术。
神馔所紧临着参拜殿,是给神明准备供奉餐食的场所。
通过连接神馔所和参拜殿的走廊来运送给神明的供品,因此被称为传供廊。
2处建筑物均竣工于昭和4年(公元1929年)左右。
神馔所是入母屋造(歇山顶)结构。将结实的铜板拼接来覆盖屋顶,形成铜皮屋面。
传供廊也是母屋造(歇山顶)的铜皮屋面。地面铺有木板,天花板没有进行覆盖而是可以直接看见整合好的屋顶内侧。
旧爱姫社鞘堂是用于保护祭祀着仙台藩初代藩主伊达政宗的正室爱姬的神社主殿建筑免受风雨影响的建筑物。
竣工于昭和6年(公元1931年),当时位于参拜殿的东南侧。
在昭和20年(公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防止被破坏,将主殿移至青叶神社主殿内,而鞘堂也被搬迁至当前位置。搬迁后则一直被用作守札所(求购护身符的场所)。
鞘堂为入母屋造(歇山顶)结构。内部铺有榻榻米,天花板则采用细长的方木拼接成方格天花板。虽然装饰较少且规模较小,但是一栋屋檐曲线十分优美的建筑物。
做为守札所的建物方位虽变换90度,但在做为鞘堂使用时,其有门(栈唐户)的那面则成为正面。
文物信息
【时间】
参拜:可24小时 祈祷受理:10:00-15:00,授予品・朱印受理:9:00-17:00 ※参观神殿时,必须申请祈祷、正式参拜等
【固定休息日】
-
【费用】
在辖区内自由漫步 护身符:第一只耳朵500日元起